这些资料是朱介荣之父毕生收藏。朱介荣的父亲朱作根是义乌人,建国前后在兰工作,历任兰溪县烟丝业工会主席、岩山税务所所长、县财税局党支部委员等职务。此次捐献的文献,均为历年来朱老先生在兰溪工作、生活时收集的,具有时期代表性和特殊性的文献资料。
既然是父辈所藏,怎么舍得捐献出来?谈及于此,朱介荣告诉记者,虽然他是义乌人,但17岁时“顶职”父亲来到兰溪工作,已经整整40年。可以说,兰溪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不久前,母亲溘然长逝,他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这些资料,想起兰溪正在搞古城开发,相比自己,历史研究人员会更加需要它们,于是萌生了这一念头。
“这批捐献品中,大到一本《中国共产党党章》,小到一张50年代修理钢笔的收据,都是研究兰溪建国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史料。”兰溪市博物馆馆长郑建明拿其中一张收据举例,“这张1951年由兰溪县抗美援朝分会开据的《捐献飞机大炮款收据》,从细微之处反映了抗美援朝时期全民动员的重要史实”。
郑建明介绍,“城市记忆”史料征集活动,是兰溪市博物馆响应市委市政府“一区一地一城”建设、全域旅游开发中心工作而启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先后多次获得社会热心人士的无偿捐赠,为挖掘历史文化、开发旅游资源作出了贡献。
" ["partition_by"]=> string(4) "2018" ["data_id"]=> string(7) "5648504" ["type"]=> string(4) "news" ["source_id"]=> string(7) "1112887" ["title"]=> string(44) "30余件文献资料反映建国后的兰溪" ["sub_title"]=> string(0) "" ["thumb"]=> NULL ["thumb1"]=> NULL ["thumb2"]=> NULL ["thumb3"]=> NULL ["intro"]=> string(57) "从母亲遗物中找到“宝”,他却选择捐出来" ["comments"]=> int(0) ["hits"]=> int(91) ["referer_id"]=> string(1) "0" ["referer_url"]=> NULL ["referer_author"]=> string(18) "编辑:汪雅婷" ["redirect_url"]=> NULL ["author_id"]=> string(1) "1" ["author_name"]=> string(18) "新蓝云管理员" ["timelimit_begin"]=> NULL ["timelimit_end"]=> NULL ["data_data_ext"]=> NULL ["data_template_id"]=> string(1) "0" ["status"]=> string(1) "1" ["longitude"]=> NULL ["latitude"]=> NULL ["data_tags"]=> NULL ["referer"]=> string(0) "" ["referer_logo"]=> string(0) "" ["data_data"]=> array(0) { } ["publish_at"]=> string(10) "1523894400" ["breadcrumb"]=> array(2) { [0]=> array(4) { ["id"]=> string(5) "14209" ["name"]=> string(21) "兰溪旧新闻栏目" ["code"]=> string(57) "旧兰溪栏目/兰溪旧新闻栏目_lanxijiuxinwenlanmu" ["url"]=> string(0) "" } [1]=> array(4) { ["id"]=> string(5) "14211" ["name"]=> string(12) "民生社会" ["code"]=> string(28) "旧兰溪栏目/民生社会" ["url"]=> string(0) "" } } ["region_data"]=> array(0) { } ["hits_fake"]=> int(1253) ["likes"]=> int(0) ["likes_fake"]=> int(0) ["publish_categorys"]=> array(1) { [0]=> array(2) { ["id"]=> string(5) "13975" ["name"]=> string(12) "民生新闻" } } } --> 来源:兰溪新闻网 编辑:汪雅婷 2018-04-17 00:04
浙江在线-兰溪新闻网(记者 冯亦柔 通讯员 胡军)近日,兰溪市博物馆馆长郑建明从兰溪市地税局兰江分局职工朱介荣手中,接过三十余件记录时代发展的文献资料,其中包括1977年版《中国共产党党章》、1970年版《毛主席五篇哲学》等书籍资料,以及建国初期其父在兰溪工作、生活的相关票据和凭证。
这些资料是朱介荣之父毕生收藏。朱介荣的父亲朱作根是义乌人,建国前后在兰工作,历任兰溪县烟丝业工会主席、岩山税务所所长、县财税局党支部委员等职务。此次捐献的文献,均为历年来朱老先生在兰溪工作、生活时收集的,具有时期代表性和特殊性的文献资料。
既然是父辈所藏,怎么舍得捐献出来?谈及于此,朱介荣告诉记者,虽然他是义乌人,但17岁时“顶职”父亲来到兰溪工作,已经整整40年。可以说,兰溪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不久前,母亲溘然长逝,他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这些资料,想起兰溪正在搞古城开发,相比自己,历史研究人员会更加需要它们,于是萌生了这一念头。
“这批捐献品中,大到一本《中国共产党党章》,小到一张50年代修理钢笔的收据,都是研究兰溪建国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史料。”兰溪市博物馆馆长郑建明拿其中一张收据举例,“这张1951年由兰溪县抗美援朝分会开据的《捐献飞机大炮款收据》,从细微之处反映了抗美援朝时期全民动员的重要史实”。
郑建明介绍,“城市记忆”史料征集活动,是兰溪市博物馆响应市委市政府“一区一地一城”建设、全域旅游开发中心工作而启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先后多次获得社会热心人士的无偿捐赠,为挖掘历史文化、开发旅游资源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