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微头条
兰溪签下3000万元来料加工订单

    本报消息(记者 王卫英 何生英)昨天,兰溪市召开了兰溪、义乌来料加工业务对接洽谈会,义乌客商与兰溪来料加工经纪人当场签下3000多万元的订单。

    家住兰溪市区的来料加工经纪人王仕伟从1999年开始从事手工编织、围巾等来料加工,随着业务壮大,如今已开办了一家钩编工艺厂。“我们的产品销往欧美、日本、韩国以及中东国家。”王仕伟对记者说,业务也从手工编织围巾发展到了机织、车缝,技术水平大大提升。目前有30多个城乡加工点替他们加工产品,安排下岗工人及富余劳动力700多人。去年底,王仕伟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开设了两个产品展示窗口,直接与外商洽谈业务。今年,他们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进一步扩展业务,加工服装、箱包等产品。

    在兰溪,有很多像王仕伟一样通过对接义乌创出一片天地的来料加工经纪人。目前,常驻义乌的经纪人就有800多人。“政府支持我们对接义乌,这次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很感激。”兰溪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负责人方淑兰说,今年1至6月她共发放了300万元来料加工费。

    近年来,在义乌市委市政府和义乌市来料加工联合会大力支持下,兰溪来料加工业发展迅速,并初具规模,2008年发放加工费4.74亿元,参与人数达7万多人,年发放加工费100万元以上的经纪人有107名。今年1至6月份发放加工费2.1亿元,占金华市来料加工费的四分之一,位居全省各县市首位。可以说,兰溪来料加工业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在增加百姓收入、培育创业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与义乌市场的合作,兰溪市还专门成立了兰溪市驻义乌来料加工联络处。此次举办来料加工业务对接活动,就是希望通过洽谈会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实现与义乌的全面对接,进一步推进兰溪市来料加工业快速健康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