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微头条
夏季“空调病”来袭 做好预防工作远离“空调病”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到来,空调成了不少人夏日“续命”必需品,甚至有网友调侃称:“我的命是空调给的。”在享受空调带来清凉的同时,“空调病”也随之而来。

  “空调病”其实是一个社会学诊断的病名,医学上并没有“空调病”这一疾病,通常凡是与空调有关或空调引起的相关疾病,就能称之为“空调病”。简而言之,“空调病”就是一种由于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而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症状的疾病,也称为空调综合征。

  那么,“空调病”是怎么产生的呢?兰溪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很容易导致机体适应不良,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难以适应,会造成人体的生物节律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其中,“冷”感觉还能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腹腔内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从而出现诸多症状,也能使一些人的体表血管急剧收缩、血液流动减缓使关节受冷导致关节痛。

  远离“空调病”,关键在预防。市疾控中心提醒:预防“空调病”,首先要掌握好使用空调的“度”,不要过于依赖空调,适当的出汗反而有利于健康,因此最好不要感觉天热就马上开空调。其次,空调的过滤网要做到定期清洗,最好每隔十天左右就清洗一次。再次,还要保证空气流通,每隔3至4小时,应适当关闭一下空调,开窗通风,从而减少疲劳与头痛的发生。

  此外,空调温度并不是越低越好,室内温度控制在26℃左右即可,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7℃,以免室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感冒或身体不适。空调冷风出口处不要直接对着人和办公桌,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一种空调档风板比较实用,可以避免空调风直接对着人体吹。有颈椎病、关节炎等疾病的人最好在办公室备个披肩或衬衣,以起到保护作用。

  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的人可以适当喝碗姜汤或是热茶,有助于驱寒,使身体变暖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外感风寒。最后,洗澡时最好用温水,避免水温过热刺激神经和关节。

记者徐桢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