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九寒冬,气温低的让人出门都需要勇气,更何况是跳进水里游泳。但有这么20位兰溪人,在气温近-20℃的东北,水面温度只有0℃的情况下,勇敢地跳下了“冰池”冬泳,和俄罗斯人一决高下。
这20位勇士来自兰溪市冬泳协会,这也是兰溪唯一一支冬泳队伍。12月22日~24日,他们代表兰溪远赴黑龙江双鸭山,参加了2018年中俄国际冬泳公开赛。在冰天雪地的东北,他们完成了冰桶挑战,凭借着心中的一股子劲,把自己之前报的100米、200米甚至是500米全部游完了,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名“泳”士赴东北挑战自我
用“天寒地冻”来形容东北并不夸张,这次中俄国际冬泳公开赛的地点,是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双鸭山市,与俄罗斯隔乌苏里江相望。双鸭山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长、寒冷而干燥。历年年平均气温为3.4℃,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为-18℃。
冬泳赛场设在岭东南湖冬泳训练基地,敲开80厘米厚的湖面冰层,拉上游泳赛道,就成了冬泳竞技场。此次冬泳赛是由国家游泳运动管理中心、黑龙江省体育局、双鸭山市人民政府主办。比赛项目设置为100米、200米蛙泳、自由泳;500米、1000米自由泳和4×100米、4×200米接力以及代表队举旗入水、百人冰桶挑战、高台跳水、不老松冬泳等表演项目。比赛有俄罗斯代表队共16人和国内16个省份30个代表队共320人参赛,其中浙江有4支代表队参加。
在如此严寒的条件下参加冬泳比赛,对于20位兰溪冬泳协会的会员来说还是第一次。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有63岁,年龄最小的也有40多岁了,还有5位女“泳”士,队员们亲切地称她们为“五朵金花”。
在到达双鸭山之前,参加冬泳比赛的兰溪人孙建军心中有些顾虑,虽然天天在冬泳,但兰溪的水温基本都在7~8℃,去哈尔滨参加比赛也是第一次,何况双鸭山的水温实在是低。12月22日,零下15℃的天气,冬泳训练基地的水温仅在0.2℃。
今年55岁的孙建军在10年前为了锻炼身体,接触到了冬泳。他说,这种刺骨的寒冷会让人恐惧,但是当扛过寒冷战胜自己的时候,这种满足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冲着满足感,他决定挑战一下自己。
到了双鸭山,孙建军遇到了一位89岁的冬泳爱好者,他把心中的顾虑告诉他,老者鼓励孙建军不要怕,平时一直坚持冬泳就没问题。“第一天到了双鸭山,开始还有些担心,下水试游了500米,上来没有感觉到什么问题,心里才安定下来。”孙建军说,他报了200米蛙泳和500米自由泳,探寻一下自己的极限,毕竟在冰窟窿里游泳的感觉很不一样。
业余“泳”士与专业队员用时仅差10秒
200米蛙泳比赛中,随着裁判一声枪响刚落下,孙建军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跳入泳池。“开始跳下去,整个身体沉浸在冰水里,感觉很刺痛,也很刺激。一两分钟后,进入到了游泳的状态,感觉不到痛了。再就和运动员一样,在水里调节呼吸、节奏。”孙建军说,心里还是有些紧张,但关注自己,就会把紧张的情绪抛在脑后。
200米蛙泳项目,孙建军以3分37秒的成绩位列第二名,第一名是俄罗斯选手奥列格,用时相差了10秒左右,可以说,他的成绩是国内第一名,成绩很亮眼。
在游500米时,孙建军用了9分21秒。“我当时想,自己只要有勇气跳下去,再游上岸,就可以了。没想到得了名次,我觉得挺惊喜。”孙建军说,这次能获奖,主要不是速度,而是意志力,坚持到底就可以了。
不过,在孙建军看来,俄罗斯的选手真的很专业,有不少是专业游泳队员退役来参加比赛。而国内选手几乎都是游泳爱好者,“我们游了很多年,也跟着教练学,可以算得上半个专业队员。”孙建军说,能获奖主要有两个原因,游得快的人觉得太冷不太敢去参赛,而抗寒能力强的北方人,泳技要比南方人稍逊色一些。恰好他在两边都稍占优势了,也就获了奖。
这次中俄国际冬泳公开赛,63岁的吴绍辉是兰溪冬泳协会参赛年龄最大的队员,在这次的比赛中,吴绍辉参加的是100米自由泳。吴绍辉告诉记者,“我们跳下去还没有什么感觉,像我是报了100米,但游到50米的时候,感觉手脚都不是自己的了。剩下的50米,就是凭着意志力坚持下来的。”
“五朵金花”中的祝俊婵报名了老年组100米蛙泳,获得了第四名的成绩。今年56岁的她,参加冬泳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整个游下来感觉还能承受,没有想象中那么冷。”祝俊婵回忆起比赛时的场景,当时她们一起去的“五朵金花”在冰面上摆造型拍照,还在比赛前去参加冰桶挑战。
“以前我到冬天就要感冒,自从坚持冬泳了以后,感觉身体变得强健起来,冬天都不会感冒了。”祝俊婵说,今后还要参加更多的冬泳比赛,挑战一下自我,挑战极限。
游完500米的女队员徐英,虽然没有获得名次,但得到了“猛士”称号。
冬泳天天游
锻炼身体磨炼意志
喜欢冬泳的人都知道,冬泳需要天天游,如果一天不游,心里就慌了,10天不游就不敢下水了。“皮肤是有记忆的,如果经常刺激一下,皮肤就适应了。长时间不去刺激,再去游泳就觉得很痛了。”孙建军说,每天早上冬泳,自己都有思想斗争,但真的跳下水里,就感觉不到痛苦了。
据说,冬泳起源于欧洲,那时的贵族在冬季跳进冰窟窿再爬出来,得以彰显自己的英勇气概。而今冬泳爱好者要在低温下游10多分钟,这种挑战是巨大的。在低温下游泳,身体能扛得住吗?孙建军说,他的外公外婆有风湿病,他的母亲也有,所以母亲一直反对他游泳,担心他受到了遗传。但10多年游下来,孙建军的身体越游越好,他觉得这项运动很适合自己。母亲也不再反对了,他对自己的信心也逐渐提升。
成立于2009年的兰溪冬泳协会,会员从刚开始的几人,发展到现在的一百多人,年龄层次跨度非常大。兰溪的冬泳爱好者几乎天天游,每天早上,冬泳爱好者分批在体育馆露天游泳池游泳。除了游泳池,不少冬泳爱好者还喜欢游兰江。平时,协会聘请了两个游泳教练,对会员游泳的跳水、自由泳方面进行指导,让泳技不断地提高。
在冬泳协会的会议室墙壁上,挂满了协会成员参加比赛的照片,有与武义冬泳队交流,有在衢州冬泳,有参加海参崴国际冬泳大赛……一到冬天,这群游泳健儿们就开始挑战自我,不仅在当地游泳,还北上哈尔滨、俄罗斯,在-35℃的气温环境里畅游。在冬泳界,他们盛传着一句口号“我冬泳、我健康、我快乐”。
本版文字记者沈冰珂
本版图片由孙建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