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微头条
85后兰溪籍爱国华侨亲历中萨建交

                           

  萨瓦尔多风光

  

                                         

  在中美洲北部,有个萨尔瓦多共和国,是中美洲人口最密集、面积最小的国家。当地时间2018年8月20日,萨尔瓦多政府宣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听闻喜讯,旅萨华人华侨欢欣鼓舞。

  在这当中,就包括一直致力于中萨两国交流、积极宣传中国历史文化的兰溪籍华侨范俊。


  生意拓展到中美洲

  一个微风细雨的午间,在兰溪开发区风光照明公司,记者见到了范俊。

  85后的他已经成立了两家自己的公司,并将业务拓展到了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哥伦比亚。

  风光照明是家族企业,主营LED照明产品。2013年范俊作为公司的驻外代表,去危地马拉考察了半年,然后去了萨尔瓦多。当时,大部分人都不太了解中美洲国家,在那边的华侨也不多。

  一开始,范俊很不习惯,相对于兰溪的四季分明,萨尔瓦多只有旱季和雨季。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国度,语言不通,生活也不习惯,特别是饮食,当地人三餐以牛排、玉米为主。“像我们一两顿吃牛排还可以,如果天天吃,就很难接受了。”

  慢慢地,范俊适应了当地生活,并在那边安了家。在萨尔瓦多,范俊学会了基本的西班牙语,也交到了很多朋友。“慢慢适应后,我现在喜欢上了萨尔瓦多的生活。那里生活节奏非常慢,基本没什么制造业,物价很高,很多东西都靠进口。”范俊说,公司的产品是在兰溪生产,运到中美洲国家销售。


  深感“娘家人”重要

  在适应当地生活与工作的过程中,范俊感觉到,由于萨尔瓦多与中国没有建交,当地华侨遇到法律、移民等问题时,感觉缺少帮助。

  “记得有次一位华侨要办理永久居住许可证(萨尔瓦多绿卡)。他向当地的办理部门提交了所有资料,工作人员还是没有为他办理。”但在范俊的沟通努力下,绿卡最终办理成功。这件事让范俊深刻意识到中国大使馆的重要。范俊说,大使馆就是在外华侨的“娘家人”,如果有大使馆“撑腰”,办一些事就不会有这么多阻碍。

  在范俊和当地华人的努力下,2016年成立了萨尔瓦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范俊担任副会长。该会成员一直致力于在萨尔瓦多民间宣传中国的历史、文化及相关政策,还开展一些慈善活动,包括到聋哑学校教中文,去孤儿院、养老院慰问等活动。

  范俊是几位副会长中最年轻的,他们要与萨瓦尔多的政府部门定期联络,帮助在萨的华人解决法律、税务、海关、移民等相关问题,为当地华人争取一切可争取的利益。

  尽管如此,当时萨尔瓦多与我国还没有建交,做任何事情都相对艰难。2017年底,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去萨尔瓦多演出,需要办理签证,几经周折都未能成功办理,最后还是范俊与“统促会”的其他成员,多次沟通协调签证工作,才让演出如期举行。


  两国建交让他无比激动

  现在,在萨尔瓦多的华人华侨有五六百人。

  2018年8月21日,中国与萨尔瓦多建交。建交前夕,范俊与“统促会”成员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范俊陪同使馆人员找办公场地,带使馆人员尽可能多地了解萨尔瓦多的情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

  中萨建交后,范俊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出了自己与全体“统促会”成员的心声:“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心愿。中国和萨尔瓦多建交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我们也感到无比兴奋和激动。”

  去年12月22日,中国驻萨尔瓦多大使馆举行晚宴,邀请部分华人华侨参加,范俊作为代表在晚宴上发言。他介绍了公司的快速发展,以及自己在萨尔瓦多的经历和感受。中萨建交后,他感到了极大的便利,其中之一就是落地签政策:在海关填好单子,贴一下照片付10美元就可以了。

  记者 沈冰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