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浙派中医·张山雷”学术会议上,来自全省各地的中医药专家、张山雷学术研究者和践行者齐聚一堂,共同聚焦与探讨“浙派中医张山雷学术思想的挖掘与传承”。
“中医药工作要如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张山雷所著的《中风斟诠》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朱建平以张山雷《中风斟诠》为例,讲述了传承创新与中医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
张山雷为近代中医大家,学验俱丰,所著《中风斟诠》一书学术价值极高,主要学术思想有辨析病因病机、辩正中风病名等。朱建平说,张山雷辨证使用施治方法,勇于创新中医理论,他使用的中风病治法屡获奇效,无论在诊法上,还是在辨证论治、用药上都有独到见解。“打好基础,明辨精华糟粕;实事求是,中西互通……这些都是《中风斟诠》带来的启迪。”朱建平表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肖鲁伟讲解了兰溪中医专门学校与张山雷,从其社会需求、行家主导、目标远大、理念先进、管理规范等方面入手,充分展现了张山雷为中医教育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1919年,兰溪中医专门学校成立;1920年,张山雷受邀在兰溪主持中医专门学校教务,他胸怀振兴祖国医药学的抱负,努力培育后继人才,孜孜不倦著书立说,夜编日教15年直至去世。肖鲁伟认为张山雷“开立校授国医之先河,薪火相传焚膏继晷终不悔”。
今年是兰溪中医专门学校建校100周年,兰溪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孙里杨在会上简要回顾了兰溪中医药发展历史。他介绍,兰溪通过开展“张山雷中医药文化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实施中医药振兴“五个一工程”,持续推进中医药传承和创新。“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工作者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激发他们的文化动力、工作激情和创新力,努力使老百姓感受到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此外,省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主任委员徐光星也为与会人员带来了题为《兰溪中医专门学校办学启悟》的精彩讲座。
记者 陈志恒
摄影 王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