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微头条
这个春节,快来定制属于你的“红红火火”!

过年挂灯笼是中国古老习俗,临近春节,各种灯笼日益俏销。而在民间艺人的巧手下,现代元素与传统老手艺融合到一起的纯手工制作灯笼“走红”,不仅传承和发扬了非遗文化,更是扎出了浓浓中国“年味儿”。



昨天上午,记者在芥子园看到,一盏盏制作精美、萌态可掬的金牛花灯高高挂起,年味十足,这些油纸灯笼都是民间艺人韩晓明制作的。这种传统民间手工灯笼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包括削竹篾片、编织灯笼架、糊灯笼纸、上字画等10多道工序,由于是纯手工制作,往往做一只灯笼就需要四五个小时。



“手工做的很结实,压下去还能弹起来,而机器做的,一压就会变形。”韩晓明一边说,一边演示着,“另外,从选材上讲,手工做的油纸灯笼以竹子为原料,竹子中间是空心的,代表做人要谦虚,同时,竹子也更加环保。”



油纸灯笼作为民间一种实用的工艺品,是老百姓过年必不可少的用品,往往更受到老年人青睐。为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赢得更多年轻消费者市场,韩晓明巧妙地将年轻人喜爱的现代元素,以剪纸、刻印等形式融入到灯笼制作中。没想到,传统与创新碰撞到一起的花灯,竟然一下子“火”了。



“本来就是想试试,结果现在销量挺大的,做都来不及。”韩晓明笑着说,“更多都是年轻的父母,定制的图案都是偏向于卡通的类型,文字都是平安、喜乐、吉祥等这些家长对孩子的祝福。”


这次“试水”也让韩晓明意识到,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手艺时,要更加注重创新。接下来,他会继续利用自己作为年轻手艺人的优势,深入研究探索,创作更多作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