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母爱
无关血缘
有一种母爱
历经艰难困苦仍不言弃
在兰溪柏社乡新里胡村,有这样一位伟大而善良的母亲名叫盛美娟。11年前,她克服种种困难,收养了被父亲遗弃在兰溪山区的非洲娃巴比,并将巴比当做自己的亲孙子一样悉心照顾,让他在兰溪拥有了一个温暖的家。11年来,非洲娃与兰溪奶奶的故事成了一段跨越国籍、超越血缘的大爱,盛美娟用行动诠释了母爱的伟大。
今天是母亲节,盛美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母亲节礼物。这份礼物,是她的“孙子”巴比在学校精心制作的。一张感恩奶奶的母亲节贺卡,不仅给盛美娟带去一份惊喜,更让她非常感动。
巴比是一名中非混血儿,父亲“阿里”是非洲多哥人,曾在义乌市场做药品原材料采购生意,母亲生完巴比不久就离开了。2010年,“阿里”表示要运送一批原材料回国,临走前将儿子巴比托付给司机照顾,这个司机就是盛美娟的儿子盛晓阳。
盛晓阳和妻子都在义乌打工,还有一个在读书的儿子,再带着巴比,经济压力很大。最后,盛晓阳没办法,只好将巴比送到兰溪柏社老家来照顾。
尽管巴比的到来,给盛美娟的家庭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多年来,她对这个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孩子疼爱有加。
“我总觉得他没有爸爸妈妈,很委屈他的,毕竟孩子是无辜的。我总想他爸爸妈妈会来找他的,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到现在他们都没来找他。”每当想起巴比被父母遗弃,盛美娟都会对他更加疼爱。
没有国籍
没有户口
这个特别的孩子
有时还会让盛美娟一家招来许多非议
但盛美娟依旧将巴比
当做自己的亲孙子一样看待
用无私的母爱一点一点温暖他的内心
巴比想读书,盛美娟四处求助,兰溪教育部门破例让巴比在柏社乡下陈中心小学读春蕾班;巴比生病了,盛美娟几个晚上不睡觉,背着巴比上医院;巴比没有户籍,盛美娟又四处奔波,终于在2017年年底,兰溪市公安局结合全省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解决了巴比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的问题,与此同时,巴比还拥有了一个自己的中文名字“盛天一”。
不求任何回报
只希望巴比好好读书
再苦再累都值得
这么多年来,盛美娟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巴比好好读书。因为盛晓阳在义乌打工生活拮据,盛美娟夫妇二人每天省吃俭用,想尽办法给巴比赚读书的费用和日常生活费。她每天凌晨起来做豆腐卖钱,春季空闲时又到村庄附近拔野笋。
“我经常出来拔笋,一天有二十几块钱好卖。巴比一个星期的零花钱需要四五十块钱,我一个星期拔笋拔两三次差不多够了。”拎着一桶野笋,盛美娟满载而归。临近中午,她还要到居家养老中心给村里的老人们烧午饭,这样每个月还有1500元的工资补贴家用,而她自己和老伴只吃4元一餐的午饭。
对她来说,只要巴比能够考上一所心仪的高中,将来有一条好出路,任何辛苦都是值得的。
“我说书要给他读的,反正我们再苦再难,书一定要让他读起来。我不求他多少回报,我和巴比说,你身体好,如果将来当兵用的到,可以保卫国家。”在盛美娟的心里,对这个黝黑肤色的“孙子”充满了期望。
幸福其实很简单
哪怕只有番茄炒蛋
今年17岁的巴比就读于柏社初中,再过一个多月,他就要中考了。初中三年,巴比每周都寄宿在学校,周末是他难得回家的日子,奶奶都会早早地为他准备最爱吃的菜。
“巴比平时最喜欢吃番茄和番茄炒蛋,还有土豆他也喜欢的。肉类和鱼类他不爱吃,蔬菜类的他最喜欢。”
番茄炒蛋、炒土豆、炒青菜,几个最普通的家常菜,却倾注了盛美娟满满的母爱。对巴比来说,能够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哪怕每天只有粗茶淡饭,也是一种温暖而又简单的幸福感。
“我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光,让我感到非常幸福,我感觉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她就跟我妈妈一样,给我温暖,给我带来了母爱,让我非常感动,我非常感激她。”在巴比心中,奶奶是太阳,滋养着他的心窝。“如果她不要我回报她,那我就会在这里一直陪着她。”
世界上有一种爱是至真的、永恒的、不变的,那便是母爱。你的爱如水般缠绵流过,鼓舞着我,引导着我,领我走向光明。
文字/视频 郑佩 丁成
编版 黄浙川
△点击图片
进入网上矛调中心
点击分享告诉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