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微头条
打造特色是推进 共同富裕的制胜一招 ——四论贯彻落实兰溪市委 十四届十二次全会精神

  ■ 本报评论员


  兰溪市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瞄准“共同富裕县域样板”,强调要“彰显兰溪特色”,对兰溪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作出了重大部署,不仅吹响了共同富裕的集结号,也明晰了共同富裕的路径和方向。

  特色就是生产力,特色就是竞争力。一个地方的发展,彰显特色十分重要。有人说,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县域之间的竞争本质是特色之争。这话不假。无论是义乌的“小商品经济”,还是永康的“五金经济”,抑或是东阳的“建筑、影视经济”,说白了,就是区别于其它地方、和其它地方有明显差异化的特色经济。

  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无论一个区域处于什么发展水平,即使总体上处于一种劣势,也能在许多方面找到相对优势,并且依托这些优势,都能在区域分工体系中找到成长的根基。这些年,兰溪在“找特色”“打造特色”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比如,推进纺织行业的数字化全面转型,培育“光膜小镇”等优势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兰溪日子、有戏有味”文旅IP等,无不是在做足“特色”文章。

  县域经济能否做强,与能不能突出优势、打造特色有很大关联。同样,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共同富裕,也离不开特色打造。

  打造特色,就要找准特色,在发挥优势上下功夫。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由于各个地方的区位特征、发展现状、优势短板等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套用一个模板、同走一条路径。兰溪的共同富裕,必须立足兰溪实际,从兰溪的发展定位、自身优势出发,走符合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只有找准特色,才能打造特色。要不然,所谓的特色,很可能成为“海市蜃楼”“空中楼阁”。

  打造特色,就要培育特色,在比较优势上下功夫、做文章。打造特色,必须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必须摒弃“小而全”、“大而全”的观念。只有立足比较优势,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一以贯之、持之以恒,才能走出一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也就是说,特色不仅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放大,也可以“无中生有”进行培育,前提是坚持新发展理念、遵循市场经济、符合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定位。在这方面,兰溪的“光膜小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实现共同富裕,打造特色是关键一招、制胜一招。向着“努力打造彰显兰溪特色的共同富裕县域样板”的总目标,我们必须聚焦特色,锻造一批“特而专”“精而强”“活而新”的特色亮点,让“特色”成为兰溪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特殊符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