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溪新闻
  • 学育兰溪
  • 兰溪发布
  • 微视兰溪
  • 908兰溪电台
前有道情后有戏 渔鼓声声唱李渔

前有道情后有

渔鼓声声李渔


“兰溪永昌西南向,夏李村上出奇人……”7月21日早9点,在“唧嘭,唧嘭,唧唧嘭”的清脆渔鼓声中,永昌街道太平祝村文化礼堂传来愉悦的说唱声。一只情筒、两块竹板,随着地道动听的说唱声响起,金华道情传承人郑有莲唱起她为李渔而作的道情曲目——《重游伊园》。

▲太平祝村村民在文化礼堂欣赏道情表演

“我和李渔是跨越四百余年的‘同乡’。”郑有莲说道,“我接触道情表演,也与李渔有关。”1980年,12岁的郑有莲在村口第一次听到道情表演,所演唱的节目正是讲述李渔当年在伊园燕又堂所发生的故事的《八美图》。《八美图》让郑有莲对道情有了朦胧的认识,自敲自唱、一人表演的说唱艺术也深深地吸引了她。2006年开始,郑有莲开始自学摸索、业余创作演唱道情,经过数十年的不懈追求,如今她已成为金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浙江省乡村文化能人。

▲图为李渔戏剧小镇燕又堂


▲郑有莲在伊园演唱《重回伊园》

近年来,郑有莲的道情知名度越唱越广,自编自演的道情选材广泛,内容贴近生活,雅俗共赏,为群众喜闻乐见。2022年以来,郑有莲结合李渔文化创作《李渔出世》《重游伊园》《李渔的稻田》等道情作品,好评如潮。《李渔的稻田》节目还在兰溪市十佳文化礼堂颁奖晚会上表演,获得阵阵掌声。

▲图为道情歌舞节目《李渔的稻田》

“重游伊园来看戏,回味无穷出新戏……”一曲唱罢,太平祝村的观众被郑有莲颇有生动的表演所吸引,纷纷要求再唱一首,郑有莲又表演了《李渔出世》《回观二十大》等节目。李渔认为,戏曲“填词之设,专为登场”,写剧是为了演出,郑有莲也深以为然。接下来她将在永昌街道钱村文化礼堂、百凤林村文化礼堂等地开展上百场巡回表演,让道情说唱“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