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溪新闻
  • 学育兰溪
  • 兰溪发布
  • 微视兰溪
  • 908兰溪电台
大美兰溪

  近日,有幸得一珍宝——王恩贶先生的钢笔画册《古韵兰溪》。好书快意读。急不可待地匆匆打开,顿觉眼前一亮,耳目一新。黑白精致,明暗有序,意韵丰饶,情感沛康。太美了!玉宇凡间座,银汉汇三江,灵塔梵音远,东西云山相,古城古村古石桥,书院戏台世德堂。

  我想,各画种的祖宗的祖宗的祖宗,兴许是远古时的某位先人,在烤食物或取暖时,无意间将烧焦的树枝往地上或洞壁上一戳,惊奇地发现地上或洞壁上竟留下了黑黑的痕迹。他好奇地又划了一下、两下、三下……于是,逐渐演化出了岩画、炭画、版画、素描、水彩画、水粉画、油画、中国画和铅笔画、钢笔画等。因此,线条是各画之母。钢笔画更是线条的艺术,讲究的是线条的运用:轻、重、缓、急、疏、密、直、曲、浓、淡等。钢笔画家、《当代钢笔画》杂志主编程庆拾先生说:“对于钢笔画而言,用线若不到位,别的东西是说不上的。”

  经过多年磨炼,王恩贶对钢笔画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运用线条的技法自如和成熟。且看《通洲桥》、《永昌桥》或《坦源溪》、《断头龙》,其线条都给人以“质”的感觉,顺逆、转折、疾徐、顿挫、方圆、虚实、光毛都恰到好处,如先秦宋玉言其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通过线条多样且有韵律和节奏的变化,诸如疏密、粗细、交叉、重叠和方向等,使形体块面产生明暗层次、立体感,画面美感满满。

  钢笔画由于工具材料的限制,不能像铅笔画、木炭画、油画那样可以自由地层层添加、反复修改来再现物体细微的明暗变化,常常是“一锤定音”,这就需要画者有更成熟的谋划,更深厚的功力。这幅《摩崖石刻》,画面处理得多干净、利落!

  兰溪人差不多都知道横山,其中多数人到过,不少人还多次上山,见过那里不仅有摩崖石刻,还有兰阴寺、山岩、石阶、野花、佛塔、亭子、苍松、翠竹,这些可全是入画的好素材哟!试想,要是作者照搬照画,那会是什么样子?一锅大杂烩!那怕增画株树,或增画朵花,画面都会显轻。现如今,皑皑残雪,凹凸山崖,古朴石刻,给人以简洁、冷峻、凝重、旷远之感。这不正是作为“摩崖石刻”所需要的意象吗?令人拍案叫绝的是,题为“摩崖石刻”,作者却没有把“兰阴深处”四字放在画的中央位置——一般常常是这样处理的,甚至虚无了原件中的年月日等。显然,作者希望给人的是画面总的美感,而不是传说的皇帝朱厚照的字。他的目的达到了,这就是水平、厉害!有一篇专业文章说,惟有好的“内功”修养,又有扎实的“外功”基础,进行艺术处理,概括相邻的层次,减少(甚至忽略不计)相邻面及周围面的明暗层次,才能充分体现清晰峻锐、质朴明净、黑白分明、简洁概括的画面特点。此言极是!

  恩贶正是这种内、外功兼优的“好学生”。他是兰溪人,生于斯,长于斯,为人低调,勤奋好学。这本《古韵兰溪》画册,分兰溪古城、兰溪风情、传统村落、传统农事、工业记忆等5个部份,共114幅画作。谁能告诉我上面画了多少亿笔?耗费了白发老翁多少心血?确如书名,整本画册画的全是“古”,是往事、往物,是历史;突出的是“韵”,是情趣、雅致,是美,山美、水美、桥美、塔美、人更美。难能可贵的是,这一百多幅画画的全是兰溪,幅幅反映的都是兰溪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生活。可见他对兰溪真是爱之入骨啊!兰溪是兰溪人创造的。这笔笔划划承载着兰溪人走来的脚印,条条块块响着兰溪人艰苦奋斗的阵阵呐喊。《古韵兰溪》是对艺术的献身,是对兰溪的颂歌,是对某些历史罪人发出的檄文。永不变色,永世煌煌!我赞美画册《古韵兰溪》,更赞许画册的作者,王者风范,感恩兰溪,厚贶时代。

  兰溪确实是个好地方,山明水秀,文化底蕴深厚,对无论何种艺术门类,都是取之不竭的宝藏。作者以作品说话,以人品立身。期待看到恩贶先生更多的佳作,也期待文艺同好们有更多讴歌兰溪的大作面世。

  朱德才